笃行回望,蓄势奋进
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通过师资队伍建设、课程思政建设以及服务育人等工作,切实提高日语专业育人的水平与质量。
金课引领: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提升铸魂育人实效
支部结合学科专业特色,通过课堂教学改革、教师参赛、科学研究等方式,在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下功夫,切实提升铸魂育人的实效。一是深化教材、课程和教学改革。支部以课程思政建设为重要抓手,切实推进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日语版本、《理解当代中国:日语读写教程》等进教材、进课堂,创新日语专业课程思政。将《理解当代中国》系列教材纳入课程教学体系,加入多语种虚拟教研室,积极参加虚拟教研室组织的系列教材教研活动,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和新方法。二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。支部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程思政研究课题,先后获批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科合作专项1项,校级教改课题1项。
协同育人: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
支部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与外语优势,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衔接融合,推动“以赛促学”“实践+服务”协同育人,让思政教育贯通课内和课外,全面落实育人要求。一是融合学科特色,协同育人。支部组织师生充分运用多种形式,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。将红色文化融入日语“听、说、读、写”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中,并将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、英勇事迹等融入听力素材、翻译内容以及写作文本中,学生基于不同视角扮演不同角色翻译或讲述红色故事,使学生在提升日语听说能力的同时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。二是用活、用好“第二课堂”,以赛促学协同育人。支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“人民中国杯”日语国际翻译大赛、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等,达到了以赛促练、以赛促学的效果。
站在新的起点,教工第三党支部将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,激发创新思维,为新学期及学年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基础。
(文字:徐鸿丽 审核:朱祥龙、王德栋、杨胜凯 责编:路明婕)